玻化砖图片大全效果图

作者:凯发官网首页   2024-12-17 11:15:30  浏览次数:



  刘德华造的铭文城砖,“浮梁县丞赵万初”监制的板瓦……9月29日,“天下中都——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”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(新馆)五楼开展。展览精选安徽博物院等国内13家文物收藏单位明洪武时期文物300余件套,包括多件“明星文物”“镇馆之宝”,复现六百多年前✅✅大明中都的璀璨辉煌,带领观众重温“洪武时代”的壮✅丽气魄。

  作为明代以京师之制建造的第一座都城,明中都虽没有发挥其都城的真正作用,但在中国都城建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成为此后改建南京宫城和营建北京都城的“蓝本”。本次展览分为“日月重开”“择中建都”“中都遗韵”三个部分,通过丰富多㊣样㊣的㊣展陈,展示了明朝建立之初㊣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诸多✅方面的成就。

  2022年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“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,近年来明中都考古持续深入进行,本次展览还吸收利用明中都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。

  安徽博物院副✅院长卞坚介绍,这次展览的沙盘模型体现了明中都的“工”字形建筑布局,同时对中都城的水系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模拟复原,“希望通过展览把明中都考✅古最新的成果展现给观✅众。”

  凤阳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明中都珍贵文物,此次也集体出动,“组团参展”。其中,11件曾✅㊣亮✅相故宫“丹宸永固——紫禁城建成六百年”大展的精美文物,除了3件在外“出差”,此次悉数㊣亮相。凤纹滴水、龙纹勾头、仙人骑凤、天马蹲兽等文物精美华㊣丽,观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。

  作为安徽博物院立足安徽地域文化资源和重大考古发现推出的跨✅年大展,“天下中都——明洪武时✅期精品✅文物展”聚集了来自各收藏单位明洪武时期的珍贵文物,其中不少是“镇馆之宝”“明星展品”。

  展厅中一件青花大罐㊣让不少热爱✅文博的观㊣众觉得眼熟。它正是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“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”,1973年出土自蚌埠市东郊曹山明汤和墓。汤和不仅是朱元璋的“发小”,更追随他一路南征北战,屡立奇功。朱元璋有赏赐功臣元青花瓷器的惯例,这件元青花盖罐很可能也是受赏而来的精品。

  另一件“釉里红开光✅花鸟纹盖罐”出自合肥西✅郊王㊣珪墓。卞坚介绍,王珪是合肥✅人,也是追随朱✅元璋㊣的功臣。由于烧造工艺要求极高,元代㊣釉里红✅存世量㊣极少,这件器物具有元代釉里红的典型特征,以开光花鸟纹装饰,在呈现效果上存在不匀称、局部晕散等特征,反映了当✅时的釉里红烧制技术正在走向成熟,非常珍贵。

 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被封为鲁王,也是朱元璋非常喜爱的儿子。但其沉迷丹药,追求长生不老,19岁就毒发身亡。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多件朱檀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,包括镶宝石金带饰、乌纱折上巾等。卞坚介绍,鲁王朱檀的这件乌纱折上巾㊣是保存下来较完整的明初亲王常服冠,弥足珍贵。此次能够来合肥“出差”,更是㊣十分难得。

  其中一件“瑞州府上高县款南京明城墙文字砖”是南京城墙博物馆的“明星文物”,砖一侧铭文:总甲黄原亨甲首刘德华小甲简文华 窑匠晏文叁 造砖人夫刘德华。另一侧铭文:瑞州府提调官通判程益司吏艾诚✅ 上高县提调官县丞吕翊司吏赵用宾。从铭文可✅以看出,当年造砖人正是“刘德华”砖。

  “600多年前刘德华造的砖”反映了中国古代的“物勒工名”制度。“物勒工名”是指器物的制造者要✅把自己的名字✅刻在器物上面,以方便管✅理者检验产品质量。“物勒工名”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问责制,起源很早,是古代建筑、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玻化砖图片大全效果图

  不仅刻印下自己的名字,古代工匠还通过城砖,悄悄写下自己的心声,跨越时光,被今天的人们读取、感受。此次展览中展出了一件城砖复制品,上书“每日白㊣汤饭”五个字。明中都建✅✅造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工匠,建造过✅程漫长而艰辛。卞坚介绍,这块城砖上的字样应是工匠对艰辛生活条件的“吐槽”,后来被悄㊣✅然砌入凤阳城墙。


本文由:凯发官网首页提供

k8·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 k8·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(中国区)官方网站